中国平安及旗下公司继续增持银行股。
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10月10日在场内增持298.9万股招商银行H股股份,增持完成后,平安人寿持有的招行H股数量增至7.81亿股,占该行H股比例达到17%。
同日,中国平安买入641.6万股邮储银行H股,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的邮储银行H股比例达到17.01%。
继续“扫货”银行股
平安人寿此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的每股均价为46.4427港元,据记者估算,此次增持耗资1.39亿港元。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平安人寿一直在持续买入招商银行H股。1月10日,中国平安买入189.25万股招商银行H股,所持招商银行H股数量增至2.3亿股,占该银行H股比例升至5.01%。短短9个月,中国平安持有招商银行H股达到超7.8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7.01%。
自去年底开启对银行股的扫货模式以来,中国平安对银行股H股的买入一直没有止步。盘点平安今年以来的权益投资路径可以发现,其对银行股、保险股H股的买入均执行类似“扫货式”投资策略,看好标的股票后即持续买入。
除了招商银行H股,中国平安及旗下公司也在持续买入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
10月10日,中国平安买入641.6万股邮储银行H股,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的邮储银行H股数量增至33.79亿股,占该行H股比例达到17%。
9月30日,平安人寿买入3963.4万股农业银行H股,持有农业银行H股比例达到17.03%。加上中国平安集团其他子公司持有的农业银行H股,中国平安持有的农业银行H股比例超过19%。
中国平安重仓持有的银行股H股还有工商银行H股。今年2月14日,中国平安持有工商银行H股数量达到156.99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8.08%。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重仓持有4只银行股H股,包括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和工商银行H股。经估算,中国平安今年已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买入银行股H股。
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今年8月底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利率处于低位水平,同时波动加大,因此公司开展了多元化资产配置,尤其是增配优质上市权益资产,这是应对变化的必要手段。
“投资银行股,主要是出于财务投资考虑。”路昊阳表示,除了银行股,中国平安也关注和投资其他股息率高、经营稳定、分红政策稳定的高股息标的。
稳步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除了持续增持银行股,中国平安8月以来还大手笔买入中国太保、中国人寿H股。
9月11日,中国平安买入7780.92万股中国太保H股,对中国太保H股持股比例达到11.28%。这是继8月突破5%举牌线后进一步突破10%门槛。截至8月28日,中国平安持有中国人寿H股达6.19亿股,持股比例升至8.32%。
中国平安连续增持银行股和保险股,是险资去年以来持续入市的缩影。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身保险公司持有股票市值2.8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增幅26.69%,远超资金运用余额8.85%的增幅。
另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9月底,保险公司今年来举牌已达30次,创下2021年来新高,远超2021—2023年三年举牌总和。
某保险资管公司一位投资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低利率周期下,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等因素,保险行业的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保险公司有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的现实需求。
尤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还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打通了“长钱长投”的入市堵点,为险资加快权益配置解除了障碍。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中国平安这样拥有大体量资金的公司来说,标的股票要同时满足经营稳健、分红较好且稳定,并能承接庞大资金量等要求,其选择范围较中小公司更加有限。在此背景下,银行股、保险股是大体量保险资金比较理想的投资标的。
当然,并非所有高股息资产都是合适标的。有保险机构的投资业务负责人表示,会结合公司资产配置策略和战术进行选择,不会超配银行股。
长期来看,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鼓励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8月底,路昊阳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也表示,目前国内权益市场稳定性增强,前景向好。“公司将积极把握机会、审慎挖掘权益市场潜力,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提升权益配置。”他说。
中国太保10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公司坚持根据保险负债特性开展资产配置管理,基于对宏观环境长期趋势的展望,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要求下,合理适时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
股市回暖拉动险企净利上升
险资积极入市,得以更大程度发挥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助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反过来,资本市场稳步向好,也让保险公司受益。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二季度末,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的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4000亿元,增幅达28.7%。受资本市场回暖等因素影响,多家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明显增长,成为净利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近日,新华保险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经过初步测算,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谈及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计增长的主要原因,新华保险提到的驱动因素之一包括,公司积极响应保险资金入市的号召,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增配能够抵御低利率挑战的优质底仓资产,夯实长期收益基础。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进而实现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较大增长。
国信非银分析认为,2025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良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预期显著提升,成为推动保险股估值修复的重要催化。预计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提升,险资资产端收益预期将持续改善。
排版:刘珺宇
校对:廖胜超
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局:新车销售的光环逐渐黯淡,而售后服务的价值正稳步凸显。 中升与途虎,这两家分别代表传统经销商与独立售后平台的巨头,正以截然不同的姿态迎接...
9月开学季,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多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迎来了一批“特殊”新生——他们手握本科学历,却选择“反向深造”学技术,这一现象也被网友称为“本升专”。据报道,本科生“回...
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
2025年10月11日,长城汽车middot;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仪式在保定长城汽车技术中心举行,长城汽车副总裁刘艳钊...
近期,虹桥前湾印象城MEGA正式公布首轮招商成果,官宣签约品牌逾200家,国庆后六大沉浸式主题场景也将陆续亮相,共同焕新西上海城市界面。 作为总体量超40万方的城市级商业综合...
此次发布会还带来鸿图超级商用电动架构,在动力、空间、智能等维度实现颠覆性升级,联合宁德时代首发83度天行L电池;同时,上汽商用车铃驹全链路创富生态重磅揭晓,加入铃驹生态还有机会...
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未能延续昨日强势反弹行情。截止午盘,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最大,午间收跌1.36%,恒生指数、国企指分别下跌0.43%及0.23%。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
近期,上汽大通MAXUS带来了一款纯电MPV——MIFA...
如今的油价,让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不断上升,可以说一定程度上...
2022年6月30日,几何E正式上市,定位纯电小型SUV...
今天编辑不想讨论技术落后不落后,对于老百姓来说,成熟稳定...